白云山下群贤聚,高峰论教异彩呈
撰写时间:2016-07-26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参加第四届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有感
江海燕
7月16—17日,我作为优秀论文作者代表应邀参加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一天半的时间,我的精神始终处在高度集中的状态,思维也紧跟着峰会演讲专家的节奏,不敢稍有懈怠,怕错过任何的精彩。
年会的主题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引领教育改革发展。围绕这个主题,以论坛的方式,42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就教育改革、教育现代化、教育质量标准与评估、教师专业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核心素养等问题发表演讲。大会的安排紧凑有序,有集中起来召开的综合论坛,也有根据内容而设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分论坛。历时一天半的峰会中,我听到了22个主题演讲,经历了密集的头脑风暴,时而震撼、时而惊喜、时而激动、时而沉重、时而感叹,心灵一次又一次受到强烈的冲击。对我来说,这是一场教育思想认识得到提升的会议,是教育视野得到开阔的会议,是教育情怀得到熏陶的会议,是教育改革的责任和信心得到强化的会议。下面就我感受最深的几点谈谈我的看法。
一、教育是什么?
本届峰会以五大理念引领,展示多个省市在教育之路上的认识和探索。教育是什么?学校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和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学校教育的发展又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制约?学校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如何看待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都是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不可以回避的问题,也是进行教育实验和探索必须深入思考并且获得明确答案的问题。本届峰会众多演讲中,有多个专家阐述自己对以上问题的见解,让我深受启发,愈加明朗对教育的认知。
教育是什么呢?朱永新教授说,教育就是让人成为他自己。这话包含教育的两个特性:成长、个性(自己)。因为注重“成长”,所以要清楚他目前的状况,能够预知他最终成为的状态,教育在这过程中起着使他良好变化的作用;因为注重“自己”,所以要清楚他区别于别人的个性,能够看到他可以为他的潜能,教育在这过程中帮助他认识他自己。我对这种看法是非常认同的,也觉得许多学校正是在这样的认识的基础上开展各种教育改革和活动。可是学校教育在人的成长上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中山大学朱新秤教授展示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科尔曼报告》一书中的观点:学校在决定学生的学业成就上没有重要作用,家庭及同伴的影响是决定学生学业成就的关键因素。这个观点让我大吃一惊。学校如果起不到作用,我们还需要学校干什么?
我想,并不是说学校就没有用,而是我们如何看待学校在培养人方面的功能。朱新秤教授在演讲中说传统对学校的认知是把学校当成一部机器,人是零件,知识也是零件,学校传达的是“真理”,学生学到的是历史上“确切发生的事实”;校长和老师承担不同的工作,教育界利用各种考试使学校变得可靠,学生获得了知识,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没有被培养。教育的目的是成长,那么教育需要教会学生的该是在未来社会中生存所需要的能力,学校知道这种能力是什么,有培养的课程。这就要求学校不能是装满已经创造出的知识的机器,而应该是可以不断创造知识的活体,就像是一课树。因其活,必然要跟随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吸取营养,让自身成长;也因其活,才有源源不断的新鲜养分供给学校里每一个成员,促其成长。学校不再是着眼于目前,而是永远朝向未知的未来,就像中山大学冯增俊教授所说,学校具有“未来性”的特征。因此,“活”与“未来”是学校的文化特征。
《科尔曼报告》中说到家庭及同伴影响是决定学生学业成就的关键因素,我觉得这是很有道理的,但是现在的社会,家庭可以给予孩子学习的空间还是有限,而同伴更是受环境的限制,如果可以找到家庭及同伴对学生学业成就产生影响的具体因素,在学校教育中加入这些因素,那么学校教育对学生学业成就能产生大的影响。我觉得家庭及同伴对学生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是“个性”,作为家庭中的个体和同伴中的个体,个性是非常鲜明的,家庭生活和同伴相处很好地保护和发展了这种个性。我们现在也在强调个性,但是能够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的学校却是少之又少。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银付研究员提出“让学校成为‘学习超市’,让教育可以‘量身定制’,让学校打破围墙限制”,这实际上正是为学校实施个性化教育提供了一个方向。
综合起来,我这么来理解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个人都能成长为他可以成为的人,个性与成长是教育的两大特性;学校要实现教育的目的,得让自己成为有生命的可以成长的、可以为学生提供他所需要的所有养分的、具有未来性特征的开放式场所。
二、未来社会需要教育培养出怎样的人才?
未来需要怎样的人才?这届峰会上众多专家学者分析了目前世界的局势,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上所处的位置,世界发展的趋势,展示了包括美国、俄罗斯、日本、芬兰等在内的多个国家“核心素养”的内容和架构。
那么,什么是核心素养?
素养,也可以说成“素质”、“能力”,这个容易理解。核心的意思是“关键、重点、中心”。核心素养就是最重要的素质或能力。谁能够在未来社会立于不败之地?他应该具备有怎样的素质或能力?
——七素养说。北京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教授在对世界各国提出的核心素养进行归纳分析之后,发现全球最为关注的有七大素养:沟通与合作、创造性与问题解决、信息素养、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批判性思考、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这七大素养分属两大类:通用素养和领域素养。
——六素养说一。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满生教授在演讲中提到各经济体一致认为21世纪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能力和技能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团队合作、自我管理和自学能力。随后他又提到不少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践表明,数学和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国际理解能力、利用现代信息通讯的技能、创造力、就业能力受到高度重视。这两个说法都提到六项技能,不过我更趋向于前一种提法,显得明确而具体,后面的数学和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国际理解能力都有点虚,不容易把握。
——六素养说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褚宏启教授对核心素养很有研究,他提出我国核心素养的框架建议:创新能力或者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信息素养、自我管理能力。
——4C素养说。伯尼•特里林和查尔斯•菲德尔所著的《21世纪技能》提出未来需要的“4C”能力是: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团队合作(collaboration)、创造力(creativity)。
以上各种说法尽管有不同,但都提到了批判性思维、创造力或者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说明在未来社会这三项技能是不可缺少的,也是让自己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能。而除了这三项,我个人觉得信息化时代,信息素养也是尤其重要。
现在一些学校也开始研究核心素养,确定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有的把身体素质也放在核心素养之中,这就是对核心素养的一种误解。核心素养不是基本素养,身体素质、劳动技能等是人在生存发展中必定应该有的素质,应视为基础素养。核心素养也不宜太多太泛,什么都来个核心素养,比如学科核心素养、与人相处核心素养、审美情趣核心素养、身心健康核心素养等,多了就乱,让人无所适从。我觉得,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高中,不管是语文、数学,还是音乐、美术,都以批判性思维、创造力、沟通与合作、信息处理、解决问题、学会学习作为核心素养,都足够了,倘若真的能在这六大素养的培养上有所成就,自然也就可以在所谓的学科素养上有成就。
三、教育如何培养未来所需的创新人才?
如果要对全球公认的核心素养进行一个排名,我想创造力或者创新能力可以排在首位。褚宏启教授对此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是培养现代人,现代人的基本特点是具有主体性,主体性的顶峰是具有创造性,核心素养是21世纪现代人主体性的体现,而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创造性。
可以说,无创造无未来。步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人们学习知识的速度,人们发现已有的理论解决不了新出现的问题,不创新就只能被淘汰。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叶文梓说未来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根本在教育。
那么,什么是创新?叶文梓院长认为,创新不是稀有事物,而是人类的珍贵本性,是人类在亿万年进化中人人都有的潜能,是生命活力的集中表现,是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创新教育不是培养少数名家大师,而是面向每一个孩子。这个观点让我觉得新颖,我一直以为拥有创新能力的只在少数,大多数人只会按部就班,跟着别人的步伐走。学校教育多年来也是在这样的误区里,导致孩子们缺失了童年、个性与生活。细细回忆一下,确实像叶文梓院长所说,三岁之前的孩子没有差生,有无限的创造力;入学之后,开始有了差生,学校管制之下,创造力也渐渐消失。
既然创新是人人皆有的潜能,只要学校能够将其唤醒和激发,那么人人皆能成为创新人才了。从理论上说这是可以的,但在实践上需要各方的努力,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整理峰会上专家的观点和建议,要真正实现创新,需要从以下几点去努力:
——更新观念,以现代思维反思学校教育的改革,重新明确教育的目的和学校教育的特性与作用。也就是以一种活的思维、未来的思维、适应性思维去看待学校,学校也是成长的生命体,是基于对人的信任、着眼于人的发展,让人有满足感、归属感、效能感、信任感、方向感、文化感的,与家庭和社会联合起来无围墙的人性化的学习场所。
——以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作为驱动,建立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教育结构体系。杨银付研究员认为互联网在升华着时代,变革着时代,也在定义着时代,“互联网+教育”可能带来的教育变迁包括资源形态的变迁、教学形态的变迁、学校形态的变迁、社会形态的变迁;教育从平面走向数字,从教育走向学习,从有围墙走向无围墙,从学校学习走向社会学习,现在已经进入到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泛学习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学校要考虑的该是如何利用最新的科技,并在体制和机制上创新,让老师的活力、学生的活力得到激发,从而激发学校的活力。
——创新课程理念,优化课程结构,建立适合未来的课程体系。叶文梓院长谈到深圳创新教育的时候讲他们的做法第一条就是“课程变革行动”。他认为课程是教育的核心产品,创新教育必须落实到课程。他提出设置课程不是学校有什么就教什么,而是学生发展需要什么就努力提供什么;课程不只是课本与教材,生活世界中一切都是课程;课程内容和形式,应当坚持“儿童立场、生活眼光、故事表达”。这种课程观是应该得到教育者的一致认同的。课程就是一切活动,学校安排了怎样的活动,如何去开展活动,决定学生得到了怎样的实践、获得了怎样的知识、形成了怎样的能力,所以学校课程除了基础课程,还应该有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特色性课程等。要培养创新人才,就要根据学生所需为他提供相应的课程,这也与上文中“量身定制”的教育观相吻合。在课程设置上,要大胆打破传统,本校没有的课程,可能别的学校有;学校没有的课程,社会可能有。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教育室原主任卢干奇先生就购买教育服务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也给学校带来启发:课程也可以作为一项服务进行购买。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社会个人开发的教育课程越来越多也进入学校,成为与学校课程并重甚至比学校课程更受欢迎的课程。
——创新教师发展机制,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校教育两大主体之一,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得有创新型的教师。
首先是学校领导的教师观要正确。对教师的认知,叶文梓院长认为经历了几个阶段:长者为师阶段,吏者为师阶段,知者为师阶段,能者为师阶段和觉者为师阶段;现在正是该觉者为师的阶段。这个“觉”就是“懂得”“拥有”的意思。这有点像我们现在提出的“觉民教育”,也是主张“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并非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可为师,只要你懂得而别人不懂,你就可以成为他人的老师。在这种教师观的指导之下,学校领导会看到每个教师优秀的地方,教师的自我认同感会强一些,学习的主动性也会强一些。叶文梓院长还指出,“觉”师应该具有三个特征:爱心、创新、激情。爱心属于在品德上的“觉”,创新属于在能力上的“觉”,激情属于在态度上的“觉”,这也为学校如何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提供了思路。
其次学校要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和保障。不是所有的教师进入教师岗位后都能胜任自己的职位,大多数教师是需要经过再学习才能成为适合的教师的。学校运用活的思维进行管理,就会将教师看作是与学生一样的都是要通过教育这个活动让自己成长起来的个体。学生学习有课程,教师成长也应该有课程。在教师成长方面,很多地方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研究,上海在这点上很有发言权,他们运用PISA和TALIS测试,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师的工作环境与条件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出教师对学生学业成就和发展的影响。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张民选教授提出教师发展政策体系包括三项内容:教师专业职务职称晋升体系,教师评价与表彰机制,教师在职进修发展制度。更有具体的内容: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等校本教研科研和教师发展机制,健全教师职务职称体系,建立“校长职级制”,从提升“学历”到“新教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双名工程和名师名校长培训基地,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机制,骨干教师海外研修项目,特级教师、特级校长柔性流动。上海的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可谓高、大、上,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才能够做到,而一般的地区和学校,不妨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那就是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李文郁编审提到的“五阶”发展路径和“五维”能力结构。“五阶”指的是:新手教师、胜任教师、骨干教师、卓越教师、专家型教师。“五维”指的是:教育能力、教学能力、教育评价能力、教科研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分阶分能力对教师进行培养,所有的教师都能得到自己的成长了。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引导学校创新教育良性发展。任何活动如果没有评价都将流于形式,教育也是如此。有对教育的正确的认知,有完善的教育机制,有适合所有学生的课程体系,有乐于创新的教师,学校教育就可以把住创新的舵,勇往直前,驶向未知的未来。但是所有的行为都是在尝试,对尝试结果的评价必然影响到行为的后续,也会影响到将要开展行为的主体。如同以高考的方式来选拔培养人才。在评价机制上,应该注意的事项包括:评价的目的,评价的标准,评价的方式。
评价的目的。传统的教学评价是为了分出等级、分出优劣。在评价出现之前的三岁以内,每个孩子都是天使,都是天才;可是评价一出现,有了差生和后进生之别。为了促进教育创新而建立的评价体系,其目的应该是分辨、激发和发展。通过评价,分辨出学生的异同,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个性点,然后为其提供课程,促进成长;通过评价,发现教师的长短项,帮助其确定发展的方向,促进成长。对学校的评价也是如此。
评价的标准。遵循教育“个性与成长”基本特性,标准的制定也就不能简单、统一。多一项评价的标准,就可能多一个优秀人才。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龚春燕介绍了他们对义务教育学校质量进行评估的标准。他们的评估分成两大部分:过程性质量和结果性质量。过程性质量包括组织管理、德育工作、教师队伍、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结果性质量包括学生品行、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学业负担。这虽然是一个区域的教育质量评估内容,但也可以给学校提供借鉴。任何行为,不管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会有过程和结果,过程中有一些什么活动可以如何去评价,结果里有哪些呈现可以如何去评价,把这些考虑清楚了,自然可以制定出非常细致的适用于所有人的评价标准。
评价的方式。分数既然不能是唯一标准,那么考试也就不能作为唯一的方式。如何才算是突出了个性?如何算是得到了成长?这个结论不能单由教育的主体双方来确定,还应该由需要创新人才的学校或部门来确定,需要用人的社会来确定。这届峰会聆听到龚春燕院长的演讲,在惊叹他们把评估工作做得专业、科学、细致、人性化之余,想到的是教育评估终于开始走向第三方。他们采取的评估方式是多样的,但都基于对数据的掌握。他说,数据第一,是评估的灵魂。获得数据的渠道也是多样的,短信调查、网上问卷调查、质量检测、综合素质评价、学籍数据、体艺数据和法规处、发展规划处、统计局提供的数据等等。学校评价也可以采取收集数据的方式,班级、学校、家庭、社区分别就学生不同行为提供阳光评价。多一种评价方式,也就多一种发现优秀的可能。
教育创新的路不会只有一段,只要有未来,就会有创新。但是创新又不是丢掉过去,经过历史的千淘万漉留下来的还是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使用的。正如北京师大-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郭海鹏教授所说的,我们传统的六艺(《诗》《书》《礼》《记》《易》《春秋》)之教就是一种全人教育,是适合现代工业文明的教育。
峰会还谈到了民办学校的分类管理、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融入、教育法治的现实困境与发展前瞻等话题。这些演讲有的互为补充,有的遥相呼应,可以说是异彩纷呈,让人内心激荡。峰会主题是“以五大理念引领教育改革发展”,而峰会本身也体现了五大理念:主旨演讲与主题演讲相结合、演讲与论坛相结合、紧凑有序的演讲与体贴周到的休会小餐相结合、集中演讲与分场论坛相结合,体现了峰会在形式上的创新;从国际教育形势的分析、教育法规的理解到当今国内教育现状、教育形势的分析再到区域、学校教育实践的探索,安排科学合理,体现了内容的协调;42位专家演讲在一天半完成,每一场演讲限定25分钟以内,论坛综述限定于8分钟,时间的限定保证了内容的紧凑,也保证了效率,用最短的时间完成高效率的工作,这体现了绿色的理念;各位专家来自教育部和各省市,有着自己的探索尝试和认识,但是他们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得奉献于大会,在论坛上又能各抒己见,直言发表见解,体现了开放与共享。内容与形式上对五大理念的照应反映的是主办方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对五大理念的深入理解和贯彻落实到位。我深信,这一次峰会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真正起到引领南方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白云深处,有无限风光在教育高峰!
2016年7月22日
(江海燕,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东海书院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