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教育科研成果表现形式研讨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21日

地方教育科研成果表现形式研讨

 

 

张学军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摘 要] 地方教育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五类: 其一为经验 ( 学习经验和教学经验) , 其二为教材 ( 文字材料和电教教材) , 其三为报告 ( 教育调查报告和教改实验报告) , 其四为论文, 其五为专著。古人云: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 《荀子·劝学》) 教育工作者不能好高骛远, 应当循序渐进, 只要“不畏劳苦地沿着陡峭山路攀登”, 就能取得丰硕的教育科研成果。

[关键词] 地方教育科研 成果 表现形式

 

 

一、办学教学经验的升华

科学研究是一种探求新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活动。地方教育工作者处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有丰富的办学教学经验,总结经验可以驾轻就熟地取得教育科研成果。但是,作为教育科研成果的经验不同于工作总结,它集中讲某一方面主要的措施和成功的体会,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得出对教育现象的理性认识,深入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从教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中找出别人可以借鉴的规律,从而体现从实践经验到教育理论的升华。英国的斯宾塞认为:“理论的知识比经验的知识要优越得多。”原因就是在于它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是将丰富的经验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办学教学经验的总结是在实践活动取得成效之后,进行归因分析,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将实践经验升华为教育理论的。如某中学近几年来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方面收到了显著效果,总结经验时,首先思考:与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近几年为什么会取得实效?通过比较可以归因于:没有把人脑当电脑,照本宣科地硬性输入,联系实际上政治课,这些实际是学生的已知信息;政治课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克服了学生的心理障碍;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活动紧密结合,形成了抗干扰的合力;经常了解学生思想的新动向,掌握了教育主动权等等。其次,要把这种种原因像线串珍珠一样串联起来,线就是经验总结的主题,主题不是外加的,而是从基本事实关联之外,从感性认识的系统化中提炼的。这所中学将经验总结的主题提炼为“应用信息论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再次,按表现主题的需要拟定观点。

第一,突出主体性,破除旧模式。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片面强调灌输理论知识的“说教式”和片面强调训练行为规范的“管教式”,这两种模式类似于电脑信息工程模式,把学生当成教师操纵的机器人,抹煞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第二,加强针对性,上好政治课。形成三个字的特点:一是“新”,根据信息的时效性,及时收集国内外新形势下学生思想和社会思潮的新动向,有的放矢地教学,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使全体学生常学常新,克服对灌输理论的“过时”心理;二是“实”,根据信息客观性,将师生耳闻目睹的客观事实引入课堂教学,用事实提问,以疑激思,就事论理,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克服对灌输理论的怀疑心理;三是“活”,根据信息的可加工性,将政治理论知识加工转换成课堂活形式,使课堂多维互动,包括师生互动、小组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克服对灌输理论的厌倦的心理。

第三,注重实践性,疏通多渠道。学生通过非正式渠道受到的信息垃圾污染,往往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干扰。信息论揭示,多条信道传递同一信息可以抗噪场干扰,启示我们:通过主体亲身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不但可以发扬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学风,而且可以使主体多渠道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抵制信息垃圾污染。

第四,保持连续性,建立信息库。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师生之间、系统内部 (学校) 与外部 (家庭社会) 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收集信息要及时、准确、全面;分析信息要分清基本因素、实际因素、偶发因素及相互关系;输入信息要区别对象,选择时机和方法;反馈信息要了解信息处理结果,并贮存进信息库存,这样才能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主题和为之服务的观点提炼出来后,经验总结就纲举目张了。然后,对经验事实材料进行选择,选择新颖的、典型的、最能证明观点的材料,包括面上的材料和点上的材料、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主体材料和背景材料、历史材料和现实材料、文字材料和数据。经验的一般写法是:开头介绍显著成效、引人注目,然后一个部分写一个观点,材料和数据紧扣观点。经验的理性升华既要平时加强理论修养,又要写时抓住理论支撑。这所中学的经验,理论支撑是:思想政治教育要应用信息论。“如果将一个组织同人体作一比拟,组织结构可以比作人的骨骼,而信息可以比作神经系统。”信息不但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神经系统,而在这篇经验总结中,成了理性升华的、贯通文脉的神经中枢。

二、文字教材和电教教材

教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文字材料,常称课本;二是电教教材,常称软件。

文字材料一般包括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附录等部分,其中,主要部分是课文。统编教材的课文是从已经公开发表的文章中选编的,这里讲的是自编教材,是配合国家教材而自编的地方教材、学校教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要求“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在三级课程体系中,地方教材,特别是学校教材不成比例。因此,教师应成为研究者,反思教学实践,由思考“怎么教”的角色转换成决定“教什么”的角色,主动参与并和同事合作,编写地方教材、特别是学校教材。为此应进行四个方面的研究:

其一,研究学生特性。教材是编给学生读,供课堂教学用的,不是写给同事看,作学术交流用的。因此,教材要适应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不同民族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特性,对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使用的教材也有不同的要求。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材要符合学生好动的特性,通过社会实践方面的习题和实验,让学生从书本到生活,动眼看、动耳听、动手练、动脚走访、动脑思考、动嘴表达、运笔反映。为了学生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教材要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

其二,研究社会特色。地方教材和学校教材都要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弘扬时代主旋律。既保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相对稳定性,又体现改革、发展的时代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突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素质教育的重点。

其三,研究教材的体系特征。既要符合学生知识的逻辑体系,又要适应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遵循教育学、课程论、教学法的原理,按照课堂教学的要求,采用直线式编排或者螺旋式编排或者两种方式结合编排。直线式即教材内容呈直线编排,后面的不重复前面的,如中学历史教材就是按年代顺序呈直线编排的。螺旋式即教材内容呈螺旋形编排,有意识地重复出现,逐步提高知识深度,如中学物理学教材的电学、力学、热学就采取初中、高中两段逐步加宽、加深的编排方式。究竟采用哪种方式,要综合考虑学科、学制、学生等多种因素而定。

其四,研究教材的形式特点。教材内容的表达形式既要有利于教,更要有利于学,按照教育学、心理学、美学、卫生学、印刷工艺学的要求,力争做到以下10 点:章节划分,基本均衡;篇幅长短,切实可行;文脉清晰,重点分明;疑点、难点、分布均匀;启发思考,其乐无穷;文字精炼,文从字顺;语法规范,修辞生动;图表精致,引人入胜;印刷装帧,美观耐用;携带、保存,都很相称。总之,文字教材的编印,要认真研究上述“四个特点”。  

电教教材,目前在我国主要指“三片”、“两带”、“一盘”,即幻灯片、投影片、程序片 (计算机课件);录音带、录像带;视盘。

电教教材与文字教材的主要区别是具有“三性”:一是高效性。通过光学媒体、声像媒体、音响媒体、综合媒体,使静态的事物生动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形象化、深奥的理论浅显化,学生因而产生学习兴趣,多种感官一起活动,大脑两半球产生协同效应,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二是间接性。不能直接阅读,必须经过硬件 (电教设备)播放,才能视听。三是多样性。有视觉教材、听觉教材、视听结合的教材。编制电教教材有三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是选择信息。根据教学需要,从天然信息源(实物、标本、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人工信息源(印刷资料、声像资料、设计制作的物品、教师和学生的经验) 中选择信息。第二道工序是变换信息。把选用的信息加工、编码、变换成可以传递的形态,如语言符号、文字符号、静止图像、活动图像等,加以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形成特定的结构,记录在印刷的材料上,制成“三片”、“两带”、“一盘”。第三道工序是发出信息。就是把变换后的信息发送给学生。要考虑:由教师直接发送,还是配合媒体发送,还是让媒体发送?向全班学生发送,还是向小组发送,还是个别发送?以及如何安排教学环境等问题。

 编制电教教材的一般要求有“五性”:一有教育性。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不能庸俗化。二有科学性。包括科学态度 (实事求是)、科学知识 (客观真理)、科学语言 (专业术语)、科学精神 (不断探索)、杜绝伪科学。三有技术性。声音清晰、图像逼真、色彩鲜明、声画同步,保证良好的技术质量。四有艺术性。画面构图匀称,变换连贯;光、色明暗适度,调配恰当;音乐与景物配合,与动作协调;语言抑扬顿挫,节奏感强。五有经济性。力争用尽可能少的人力、时间、经费、材料,制作尽可能多的优质的电教教材。

三、调查报告和实验报告

教育调查报告的写作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分析材料,综合数据。在教育调查中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和零散的原始数据后,要对这些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和综合。材料的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定性分析。即对教育过程和结果中不可量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再确定它的性质。首先,找出与研究对象有关的基本因素;其次,分析这些基本因素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它们之间相关系的基本形式;然后,分析它们的发展趋势。以质的分析为主并参照相关数量确定其性质,如普通高中的办学思想、教学理念、教研氛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等,只宜进行定性分析。

另一方面是定量分析。即对教育过程和结果中可以量化的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其数量达到什么程度。可以量化的因素有三类:其一是确定性因素,指它的变化发展有明确的因果关系,从前段状态可以计算后段状态,数学上常用各种方程式来计算。如地方教育投入,学校办学条件,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等。其二是随机性因素,指它的变化发展有几种不同的可能性。随机现象存在统计规律,可用平均数或百分率反映,呈正态分布。如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办学校的国有资产流失率、中小学生辍学率和犯罪率、教师改行率等都属于随机性因素。其三是模糊性因素,指它没有精确和明显的数量界限,人们可以根据模糊词语作出准确判断,用精密仪器反而难以测量,用电子计算机也无法统计。前两类因素可以直接量化,这类因素只能间接量化,即通常说的三次量化,将研究项目客观标准划分等级或者类型进行分析,如小学生成绩分等级,教师专业思想分类型。但值得注意的是:教育过程和结果受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对调查材料的分析只能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不能过分强调定量分析,如果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单化为数量关系,就会因信息失真而判断失误,导致调查失信乃至研究失效。经过分析的数据要组合成图形或统计表,分别编号,以便安排在调查报告中的相关文字旁边,作为具体证明或补充说明。可用可不用的图表应删去,以免喧宾夺主,把调查报告变成图形汇编或会计报表。

第二步,提炼主题,选材布局。调查报告有一个贯穿全篇,统率全部材料、数据的总观点,这就是调查报告的主题。主题是在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感受,再在分析材料、综合数据的过程中凝聚,然后在潜心研究、深化认识的过程中提炼而成的。主题是调查报告的灵魂,没有好的主题就没有好的调查报告。教育调查报告提炼的主题要注重“五性”:导向性、规律性、针对性、实践性、新颖性。第三步,反复修改,化璞为玉。认识不能一次完成,文稿需要反复修改。调查报告的初稿好像璞,即包含着玉的石头,“良工不示人以璞” (顾火武 《谲觚》),总是要精雕细刻,化璞为玉,精神产品的生产更需要精益求精。修改的任务包括:提炼更深刻、更新颖的观点;选择更典型、更生动的材料;删去多余累赘的内容;合并支离破碎的部分;改正语法修辞的错误。修改的方法有冷处理法、朗读寻错法、比较择优法、求师审稿法、友伴研讨法等。

教改实验报告是客观地、概括地反映教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书面材料。教改实验有对照性实验 (目前应用最广的)、尝试性实验 (如掌握学习法的尝试、教学经验的筛选)、探索性实验 (探索某种教学现象发生和变化的要素)、决断性实验 (判断某种科学假说是否成立有效并决定取舍)、模拟性实验 (如法律专业的判断) 等。不同的实验有不同的任务和内容,实验报告的表述方式也就不同,但其基本结构大体分为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实验报告的标题及其执笔人。标题要言简意明地写出教学实验的对象、领域、项目,为了引人注目而又标题不长,可用副标题对主标题作补充说明。

第二部分,引言。提纲挈领地介绍实验课题的来源、背景、目标、主持者、参与者、实验的进展情况、学校师生的反映、学生家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旨在说明这一教学实验的重大意义和社会反响,吸引读者。

第三部分,实验过程。这部分是实验报告的主体,重点写实验方法,包括实验范围 (实验因子是什么?控制因子是什么?),实验对象 (被试的条件、数量、取样、方式),实验时间 (起迄、持续时间),组织类型 (是单组、等组还是轮组实验、采用这种组织类型的依据),实验步骤,指标体系,测量方法,对无关因子的控制情况。叙述实验全过程的目的是使读者了解实验结果是在什么条件下,通过什么方法,根据什么事实得来的,从而判断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第四部分,实验结果。这部分是实验报告的关键,重点写实验数据和典型事例。实验数据要十分可靠、十分精确;图表设计要十分规范、十分清晰,通过统计检验显示实验因子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要用唯物辩证法指导教学实验。因果联系是普遍联系的基本环节之一,因果联系复杂多样,主要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教改实验报告对于非单因单果的关系要通过统计分析,判断影响实验结果的原因。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类误差:其一是系统误差,即由系统本身引起的误差,包括顺序误差 (实验总结按固定顺序进行而出现的被试心理因素引起的误差)、条件误差 (实验组和对照组条件不同引起的误差)、分配误差 (分组不当引起的误差) 等;其二是随机误差,即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包括抽样误差 (样本和总体之间的差异)、情境误差(环境因素引起的误差);其三是过失误差,即由实验设计不同、实验操作不当、记录或计算不慎引起的误差。对误差进行归因分析,旨在核实统计数据。典型事例要能使读者理解实验结果,使实验更有说服力,以利于验证科学假说。

第五部分,结论。对实验作总结性的论述,概念要明白,判断要准确,推理要严密,使结论有较强的逻辑性。

第六部分,讨论。应用教育学、课程论、教学论的知识讨论与实验结果密切相关的问题,包括:实验结果与实验目标的对照,实验结果的论证,这一实验结果与同类实验结果的比较,这一实验不足之处,尚待研究的相关课题等。

第七部分,注释。标明引用的名人名言、实例、数据的出处。

第八部分,附录。包括测试题、记录表、项目标准、操作规程等。教育调查报告和教改实验报告涉及大量重要的数据,有些用文字很难表述清楚,绘图制表,一目了然。这里分两部分讲绘制方法:一部分是“图”,分统计图、说明图、示意图。统计图必须选择最能表现教育现象特点的图形。另一部分是“表”,分统计表、非统计表。统计表要一题一表,标题简明、栏目清晰、数字精确、备注精炼,非统计表不需数字,用来分析、归类、比较、对照或表明关系。

四、教育论文的写作研讨

教育论文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表述教育科研成果的学术论文,范围有规定性,内容有科学性,见解有创新性,篇章有逻辑性,发表有时效性。教育论文的构成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讲究结构,注重风格,下面就这五点与习作者研讨:

(一) 论点。教育论文中论述的学术观点即论点,包括总论点 (中心论点) 和分论点 (第一部分或每一大段的观点)。总论点又称主题,即文章的中心思想。教育论文的论点主要有八条要求:一要正确。“论贵在而不务华。” (王充 《论衡·自纪篇》),论文贵在求是,指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二要新颖。“唯陈言之务去” (韩愈 《答李翊书》),就是不说陈套话,提出独特见解,锐意创新,不落俗套。三要适用。“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 (欧阳修 《荐布衣苏洵状》),教育论文要适用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对当前和今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起作用。四要鲜明。观点毫不含糊。“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陆机 《文斌》)。分论点常居于段首,以警名引起下文。篇幅较大的段落,还首尾呼应,使读者警觉。五要关联。“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王夫之 《思问录·内篇》),就是讲总论点对全篇的分论点起统帅作用,是将帅与士兵的关系。换言之是纲与目的关系,纲举目张,才是文章。六要有据。“论必据迹。” (欧阳修《或问》),教育论文要以事实为论据 (符合实际的名人名言也可引以为据),在拟提纲时最好是将论据提要列在分论点之后,以便发现论据不足之处,删除重复之处。七要有序。古代文论中的“义法”、“文脉”、“起承转合”都指行文有序,教育论文中总论点和各分论点的排列顺序主要有总分式、平列式、递进式三种,不拘一格。八要凝炼。“意应一言以蔽之。” (刘熙载《艺概·文概》),指主题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啰啰嗦嗦就使人不得要领。

(二) 论据。所谓论据指的是论证观点所依据的材料和数据。选择材料的要求:一要真实,不意向化;二要具体,不笼统化;三要典型,不一般化;四要新颖,不老化;五要适用,不泛化。材料的来源:主要来自生活世界。材料来自生活世界,主张从学校生活、家庭教育、社会实践中取材而不是闭门造车。常用整理材料的方法有五种:第一种,分本整理,分为摘抄本、卡片本、剪贴本;第二种,分卷整理,分为短期卷、长期卷、永久卷;第三种,分类整理,先按教育类型分大类,再按层次或按学科分小类;第四种,分题整理,把同事研究课题的材料整理在一起;第五种,分项整理,把各种科目的数据按同类项合并整理。最后讲材料的选用。

材料不等于论据,论据是选来用于论证观点的一部分材料,按论点选材常用的思维方式有三种:其一,横向思维。分论点平列时选材,思维在横向联系上展开。其二,纵向思维。分论点递进时选材,思维朝纵深发展。其三,多向思维。中心论点(即主题) 与分论点之间有多种关系,选材的思维方向也有多种,主要是五种:一是分题,把主题分解为若干小题;二是限题,通过附加语限定主题的范围;三是减题,减少主题中无关大局的次要内容以突出主要内容;四是增题,增加与主题貌似无关实有关的题中应有之义;五是反题,反面论证以求相反相成。总之,材料的选用,要服从于和服务于表现主题的需要。一篇教育论文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多中心等于无中心。分论点的多少既取决于中心论点,又受篇幅制约,特别是投稿论文和在学术研讨会上发言的论文,一般不能超过 7000 字,可以删去论据不足的分论点。在同类多种论据中,选用典型程度化最高、说服力最强的论据,选用别人未曾采用的论据,选用最近的论据。

(三) 论证。论证是运用论据证实论点,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使论据很好地为论点服务,实现观点与材料统一的过程。论证的方法多种多样,比较常用的有五种:其一,例证法。举例证明论点。实例要有真实性、代表性、典型性、与观点的一致性。其二,引证法。引用科学原理或名人名言证明论点,引用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引用的内容要读者可以理解,引用的份量应是最少限度,引文要在论文中间标明序号并在论文后面写明出处。其三,比较法。用同类事物的比较来证明论点,比较法有两种,即:类比和反比,不论是类比还是反比,都要有可比性,突出相比点,才能作出判断,分清是非。其四,比喻法。比喻的来源有三个:一是因事取喻,即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先取比喻;二是就熟取喻,即选取人们熟悉的事物比喻陌生的事物;三是由喻取喻,即由原有的比喻引申新的比喻。其五,反证法,即揭露反面论点与众所周知的事实矛盾或与科学原理的规定矛盾,或与已知条件矛盾,或自相矛盾。反面论点荒谬证明正面论点正确。除这五种主要方法外,还有因果论证法、选言论证法、归谬法等。

教育论文化的关键在于体现逻辑性,如果逻辑性不强,就不能反映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或者使观点成为空洞议论,或者使论据成为断线珍珠。怎样加强逻辑性呢?笔者认为有四个要点要把握:一要对材料进行分析,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立论时界定概念的内涵,限定概念的外延,论证过程,始终不变。二要运用准确的概念进行恰当的判断,弄清各种判断形式 (如简单判断中的性质判断、状态判断、关系判断、规范判断;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负判断、多重复合判断等) 之间的关系,从而正确地运用判断形式构成相应的推理形式。三要遵循推理的逻辑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四要改正逻辑错误。包括概念不清的错误、偷换概念的错误、论据虚假的错误、用论点证明论据真实性的循环论证的错误、论据不是论点之充足理由推论不出的错误、论据与论点无关的错误等。

(四) 结构。教育论文的逻辑性与论文结构有关。我国古代文论就很重视结构:“定体则无,大体则有。” (王若虚 《文辩》) 前者指文章结构没有固定的模式,后者指文章结构有基本的形态。教育论文的结构大体由序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论文风格特点可以将这一基本的形态变换为:结论→本论;结论→结论;结论→本论→结论;序论→本论→结论→本论二→结论二→本论三→结论三。无论怎样变化,本论不可少,它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篇幅最长,内容最多,作用最大,结构最复杂。

先谈本论的布局,讲四个问题:

    其一,层次和提纲。展开论文结构的步骤称为层次,层次安排体现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要拟提纲。长篇论文一般有三级提纲,中心论点是第一级,分论点是第二级,各论点内的各段是第三级,第三级除列出小观点外,还列出材料和数据提要。

其二,构段和段旨。与其他文体不同,论文要构成规范段,指每段都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本论部分的分论点就是每段的段旨,常用一句话概括,这句话就是段中的主句,常在段首。

其三,衔接和照应。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有四种方法:第一种是用序号;第二种是用相似于序号的词,如:首先、其次、再次、此外;第三种是用相同、相似的词组或句子,如在……方面、在……方面、在……方面;第四种是用过渡句。与衔接的作用相似的是照应,包括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的照应、段尾与段首的照应、本论与序论、结论的照应。

其四,详写和略写。这是相对而言的,本论详写、重点详写、创见详写、深奥处详写,相对的则略写。

第二,讲序论和结论:序论要引人注目,落笔不远,着笔不突。共有五种写法:一为论题式,开头揭示论题;二为引发式,引用一句名人名言来启发读者,提出论题;三为布置式,布置背景 (形势、缘由、动机);四为解题式,解释标题;五为议谈式,在谈心的气氛中开头。结论要“止于达意” (苏轼 《答谢民师书》),干净有力,令人回味。结论也有五种写法:一为垂成式,没有构段,论毕文止;二为总结式,卒章显志或称篇末点题;三为照应式,照应开头首尾贯通;四为激励式,激励读者行动;五为启发式,启发读者思考后续问题。

(五) 风格。当今世界,教育国际化与教育个性化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内源发展战略”:“为了确保真正的发展,就必须恢复每个民族的文化特性,恢复这种特性最具有代表性、最深刻、最真实的所有组成部分,借以作为价值上‘求本溯源’的手段,作为发挥创造力和活力的催化剂,实现内源和真正人类的发展。”江泽民同志在建党八十周年庆祝大会上要求我们“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因此,写作教育论文时,要把时代风格、民族风格与个人风格统一,并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一方面,在我国教育与国际教育接轨中,不要照搬西方教育理论体系或者照抄不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西方话语,而要认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政治理论、文化背景和教育传统,在教育论文的思想内容上,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高举人民教育发展史上的三面旗帜,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教育论文的语言形式上,发扬马列主义文风,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达到四条要求:

一要有理论,无理则弱。这个“理”包括理论基础和基础理论,“删头绪”、“立主脑” (李渔 《闲情偶寄》),集中论点,如矢中的。

二要有气势,无气则虚,孟子有“知言养气”说,韩愈有“气盛言宜”说,我们写教育论文,首先要掌握科学理论,理直则气壮;其次要理清思路,思路畅达则文气贯通;再次要运用修辞手段形成气势,但要心气平和,不能盛气凌人。

三要有章法,无章则乱。纲举目张,才能形成有机整体,结构严谨,才能体现逻辑关系。  

四要有文采,无文则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语言没有文采不能吸引人,科学理论也难广泛传播。教师写论文,执笔如执教,形成一种群体风格:庄重而又平易,典雅而又流畅,简明而不疏漏,活泼而不轻佻。群体之中各有个性,教学风格影响论文风格。“文章须算出机杼,成一家风骨。” (《魏书·祖莹传》) 教育工作者写作教育论文,在注重时代风格,弘扬民族风格的同时,形成个人风格,就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实现教育科学的繁荣。

五、教育专著的理论创新

在教育理论创新中,人的内部活动有多种心理因素参与,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思维。教育专著的理论创新要在基本概念创新的基础上创立新的概念体系,不但要有广阔性、深刻性、逻辑性、慎密性、独立性、批判性等思维体系,而且要能遵循思维的基本规律即反映同一规律,实现主观理性认识与客观教育现象的统一,防止和克服思维的片面性和绝对化,这就需要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立统一规律,把不同的思维方式结合起来,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五个结合:

(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抽象思维以概念为载体,由概念组成判断,由判断组成推理,主要由大脑左半球活动。形象思维以表象为载体,表象是以前感知的事物,通过回忆把它的形象再现出来,主要由大脑右半球活动,撰写教育专著以抽象思维为主,但是,表象是抽象的源头活水,表象贮备越多,越能激活抽象思维;1926 年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出版的 《思想的艺术》 一书,将创造性思维过程分四个阶段,依次为准备阶段、酝酿阶段、豁朗阶段、检验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和第四阶段以抽象思维为主,第二、三阶段以形象思维为主。现代脑科学研究成果证明,大脑左右两半球既分工又合作,具体的思维内容决定哪个半球为主,但是,任何思维成果都靠两个半球的协同效应。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不但能拓宽思维领域,提高思维效率,而且会因思维产生审美的愉悦而保持积极的情绪,减轻抽象思维枯燥乏味而导致的心理疲劳(想腻了,不愿再想了) 和生理疲劳 (想累了,不能再

想了)。

    (二)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结合。发散思维是由思维基点出发,散布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思考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聚合思维是把多种方案聚集起来,综合比较,选最佳方案。撰写教育专著好像撒网捕鱼,网要撒开,又要收拢。“撒得开”就要借助于发散思维,通过因果联想、对比联想、接近联想、相似联想等,想起学校生活、家庭教育、社会实践中许许多多的与专著相关的材料和数据。“收得拢”就要得力于聚合思维,进行选材、布局,集中论点,突出主题。聚合思维不以发散思维作基础,就会思路闭塞,无法动笔;发散思维不与聚合思维相联系,就会杂乱无章,不是专著。教育专著分章分节拟定提纲的过程,就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结合的过 程 。

(三) 单向思维与系统思维结合。单向思维是按某一固定的思维指向进行思维,包括纵向思维、横向思维、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列宁曾经指出:“如果不把不间断的东西割断,不使活生生的东西简单化、粗糙化,不加以割碎,不使之僵化,那么,我们就不能想象、表达、测量、描述运动。”因此,单向思维必然存在,但要与系统思维结合,系统思维是应用系统科学,把思维对象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从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交叉效应中全面地综合地思考问题。“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当代教育是纵横交叉的立体网络型结构,与经济、科技、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以教育现象为思维对象的教育专著,在某章某节进行单向思维是可以的,但在整体上不进行系统思维就会产生片面性和绝对化。

(四)静态思维与动态思维结合。静态思维以间断性、程序性、重复性为特色,思维过程可以周而复始,多次再现。前面引用的列宁的话,也说明了静态思维的必要性,但是静止只是相对的、暂时的,而运动则是绝对的、永恒的。静态思维要与动态思维结合。动态思维是追踪事物的变化发展,运动着的调整性的不断择优的思维。在撰写教育专著时,坚持静态思维与动态思维结合,就要理论联系实践,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更新原有的理论;既应用某一学科的理论,又吸收新兴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既回首已成定局的历史,总结经验教训,又验测未来理想的教育,超前指导现实;既注重地方性,问题的对策因地制宜,更注重时代性,提炼的论点与日俱增;既尊重那些体现客观规律的工作常规,又针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提出破除陈规旧习的教育主张。总之,静态思维不与动态思维结合,就会违背事物本身的辩证法。

    (五)个体思维与群体思维结合。教育专著信息量大,涉及面广,最好是将个人拟定的提纲与良师益友切磋琢磨,把个体与群体结合起来进行思维活动。人际互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互相启迪,迸发灵感,解决难题,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游山西村》) 的奇迹。人智力有各自的优势,通过群体思维,综合各人的智慧,就能实现理论的创新。这种综合不是简单的拼合、无序的混合,而是有机的结合,综合的过程就是应用理论进行创新的过程,就是把电阻、电容、电感、导线、玻璃等组装成电视机一样。不过,人与物不同,人各有志,观点不一,可以各抒己见,开展一场争辩,辩明是非,求取真理。这种学术氛围,就是理论创新的环境,这种求异思维,就是理论创新的思维。

 教育专著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五个原则:(一)方向性。坚持教育科研的正确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普遍的规律,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教育科研,才能选准思维起点,定好思维轨迹,消除或缩小思维的目标差,从而坚持教育科研的正确方向。(二) 时代性。体现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教育的历史进程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既要历史地研究教育现象,更要高度重视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不同特征,寻找闪光点。“三个面向”体现了教育的时代性,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三) 地域性。反映教育发展的地方优势。马克思主义时间观认为,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因此,教育不但有时代性,而且有地域性,教育的地域性是教育的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统一。(四) 综合性。吸收相关学科的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可以而且应当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形成学术上的“杂交优势”,使量到质的变化最优化。  (五) 应用性。解决教育实践的重大难题。教育科研要研以致用,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体现在人们应用之后对教育乃至对社会所起的重大作用上。

 

( 责任编辑: 刘建琼)

 

《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年第9期)

 

 

关闭